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前所未有的对广东的密集关注,令南粤儿女倍感振奋。与此同时,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颁布,更令各界对未来5年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广东“十二五”开局之年,蓝图画卷初步展开之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建华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带给广东的机遇,到未来5年广东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图,侃侃而谈。
■广东省与70家央企签署了204个合同协议项目,总投资20852亿元。要做好签约项目的落实,构建与央企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履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2013年前要力争完成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肇庆等项目,初步建成珠三角城际轨道主骨架网;2015年前力争完成广佛环线、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广州—清远等项目
■省委、省政府正酝酿出台一个“含金量”颇高的贯彻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5万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将涉粤事项落到实处
对国家规划纲要里提到的重点项目要加快推进,对已经策划的项目要尽快争取国家核准
南方日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涉及广东的提法有多处,放在全国的坐标体系来看,将给广东带来什么机遇?
徐建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共有29处涉及广东,比“十一五”多了17处,涵盖了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单列出“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主要阐述粤港澳合作问题,在全国绝无仅有。这充分表明国家对广东“十二五”发展寄予厚望、充满期待。
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更高,二是支持力度更大,三是措施任务更实,四是机遇条件更好。归结到一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广东提供了率先发展的机遇,广东省应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干好国家确定的项目,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南方日报:“十二五”时期也是广东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那么广东该如何抢抓机遇?
徐建华:广东要抢抓国家战略层面提供的机遇,首先是要将涉粤的事项具体化。一是加快落实有关合作协议。近期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多个省、部合作协议,都为广东今后的率先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和空间。落实这些协议的项目和举措,将为广东省率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编制相关规划。目前我们在着手编制深化完善的规划,有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规划(已经上报国家)、低碳试点省规划、交通综合运输规划等等。这些规划承载着党和国家支持广东的具体产业和项目,要尽快落实到具体区域抓紧落实。三是务实推进珠三角规划纲要里的五个一体化规划。因为在新一轮发展中,珠三角是主阵地、主战场,要率先突破,总结实践经验,突破薄弱环节,争取更好的效果。四是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的进程,特别是对国家规划纲要里提到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要加强协调,加快推进。五是对已经策划的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程,尽快争取国家核准。
借力央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高地
广东与央企签约项目投资大、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对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南方日报:全国“两会”一结束,央企招商会就在北京成功举办,签下2万多亿元大单,下一步如何加快落实推进央企在广东的项目,借力央企龙头,如何加快促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徐建华:今年3月14日,全国“两会”刚刚闭幕,省政府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了广东省与央企战略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这既是我们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广东省与央企战略合作中的一件大事。在这次招商活动中,广东省与70家央企签署了204个合同协议项目,总投资20852亿元。这些项目投资大、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很多项目填补了广东省产业空白,对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一是央企综合实力突出,研发能力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品牌等优势明显,产业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和根植性强,有利于改善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正是广东省招商引资要重点招引的“金凤凰”。二是按照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全球重要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支持央企在粤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高端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先进制造业,会展、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依托央企龙头骨干项目,吸引相关配套企业在其周边集聚发展,有利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培育扩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将极大地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下一步,我们要认真做好签约项目的落实,构建与央企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强省直各部门、各市与各重点合作企业的工作联系,及时研究解决履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最大效益,使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海陆空全方位布局广东综合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内河航道网及港口、机场枢纽等相关项目
南方日报:重大项目是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载体,在此次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不少交通、能源及粤港澳合作大型项目都涉及广东,在未来5年,广东省如何抓住机遇,继续强化大项目支撑,加速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推进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建设?
徐建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列出了许多有关广东的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在交通方面,有广州、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深港西部快速轨道线以及一批机场、港口项目,为广东省交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十二五”时期,广东省要抓住机遇,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到“十二五”末,快速铁路要贯通粤东西北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一批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增加约1.7万公里(不含民航航线和海运航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动力。
南方日报:说到交通,现在外界很关心《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进展如何?
徐建华:现在省有关部门已编制了广东省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希望通过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为广东的率先发展提供一个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绿色发展的交通网络。
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海陆空各方面来综合布局。加快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内河航道网及港口、机场枢纽等相关项目前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