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主任信箱

给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企业大爆品推动经济发展的建议

查询号 20171030-9303-442950 类别 主任信箱
提交者 前中国商务部旗下经济顾问研究员吴东华 提交日期 2017/10/30
主题 给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企业大爆品推动经济发展的建议
内容 大爆品给广东省经济带来哪些推动力? 1、依靠大爆品,大多数制造业行业都能形成每个行业一个3000亿元-5000亿元年销售额的巨无霸企业,这是抢别的省市和海外市场的方法,参考我博客中国网博客的《瓷砖小企通过大爆品3年增千倍》一文。 瓷砖小企通过大爆品3年增千倍 2016年中国瓷砖规模以上企业2216家,收入4472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17年下跌5%左右。今年只有几家大企业、上市公司在增速,大多数企业出现销售同比下跌,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库存太多,很多企业为了销售而愁眉苦脸,尝边各种营销都失灵,因为消费者要买行业前10名品牌产品,小瓷砖企业真是苦不堪言,就算利用明星代言后投放广告,也是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同行都是技改升级转型的通体大理石瓷砖,都是人造大理石瓷砖,属于同质化产品,比的只能是品牌影响力谁大,比的只能是互联网销售累计数据的多寡,比的只能是给消费者的好处有多大,结果,瓷砖小企业没有一样比得过大企业的,只能是认输。不过,笔者认为,小瓷砖企业通过营销大爆品,3年能够增长1000倍左右,所以,一跃成为中国瓷砖业大企业机会还是有的,下面细说。 瓷砖市场到底有多大? 虽然2016年中国规上销售总额是4472亿元,但是规上一般只占8成市场,以此来看,瓷砖总市场在5500亿元左右。但是瓷砖可以应用到常规领域装修之外,只要学会企业产品创新,应该可以把别的行业市场抢一部分销售额过来,以此来看,中国当前的瓷砖总市场可以达到7000亿元左右。 瓷砖国内外市场情况怎样? 1、去年国内瓷砖出口下降33%左右,今年前三个季度广东瓷砖出口下降20%左右,主要是受到国际双反的影响,另外,意大利、越南、印度等国家瓷砖增长。 2、国内中央环保督察组自去年11月进驻广东省9个地级市检查至今,已经有大批陶瓷企业因环保违坑而被处罚甚至责令停产,连知名大型陶瓷也被处罚,不再采用传统的湿法制粉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改用节能环保效果更好的干法制粉方式,一部分没有改造的就转移到环珠三角或到中西部环保压力较小、原材料和劳动力更便宜交通区位便捷地区。 3、截至今年3月份,新建陶瓷生产线大扩张,累计投资过百亿元,江西高安、辽宁法库产区成为6大陶瓷之外的最大的两个新产区。 4、世界最大的瓷砖企业是美国的莫霍克工业公司,2015年销售额81亿美元,2016年销售额90亿美元,净增长9亿美元,如果今年增长10亿美元就是100亿美元了。该公司在北美、墨西哥、欧洲、俄罗斯有17家瓷砖企业。国内最大的瓷砖企业是东鹏瓷砖,2015年收入4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预计今年东鹏瓷砖年销售额在50亿元左右,而莫霍克今年是1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670亿元人民币是东鹏瓷砖的13倍左右。 小瓷砖实际情况怎么样? 近来笔者通过微信调研3天就调研一家瓷砖小企业,并且给出大爆品的方案。原来营销名家、品牌名家调研一家企业需要三个月的到场,然后拉回来很多资料,需要消耗三个月,先找出本企业优点在哪,然后给予电视广告的制作投放。笔者只是通过问企业主管他的企业产品质量、技术与同行有什么区别,他回答说一样,都是通体大理石瓷砖,而且厚度也是一样的,就是大小尺寸有区别,而且这家小企业去年是通过技改升级转型的,如果不技改就是落后于同行了,可是技改后产品与同行还是同质化,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家企业去年销售4亿元,今年已经下跌35%,估计今年销售2.6亿元左右。 这家小企业瓷砖产品单调,并没有仿古瓷砖、抛光瓷砖、全抛釉、微晶石等产品,而是在瓷砖装修使用的各种材料方面有产品,这家小企业去年月均销售3300万元,今年月均销售2000万元,而且库存太多,估计达到2亿元左右。笔者诊断后,第一步不是进行产品创新,而是要给出库存变成现钞的营销方法,目前来看,瓷砖业乃至鞋业和运动品牌业都有明星代言投放电视广告,结果效果都不理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利用明星代言投放电视广告达到年销售10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问题是现在的明星代言投放电视广告后,电视上每天大量涌现出这种明星代言,并没有哪一家有轰动全国的影响力,所以,效果并不怎么样。 笔者知道明星代言后投放电视广告效果一般,笔者追踪了电视广告对企业产品的效果有多年的研究,什么时候该投什么时候不需要投,但是,这几年来在中国市场并没有看到营销大爆品,而当下瓷砖行业出现大量库存,而且市场萎缩,不排除一些资金链紧张、销售不灵、管理不善的企业出现类似倒闭的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发现拯救小瓷砖企业的方法应该是第一步推出营销大爆品,根据大爆品的增长速度来看,通常是20倍-60倍,这是对小企业而言的,通常是念销售1-5亿元之间,对于50亿元左右的企业,通过大爆品能够带来年5-6倍的增长。所以,大爆品的增长速度与企业的体量、块头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大块头企业的知名度、渠道、粉丝数量、互联网店的销售数量都是大大强于小企业的,所以,它的骨架是小企业不具备的。 对于这家小瓷砖我们第一年通过上马营销大爆品,取30倍增长速度就是月新增销售6亿元,可是这家小瓷砖企业去年销售4亿元,我们假设该小企业满负荷生产,估计也就翻倍而已,所以最多年生产8亿元左右,加上库存2亿元,这就是说这家小企业通过上马营销大爆品能够销售的总货物是10亿元,可是通过营销大爆品后未来一年的总销售额是(6亿元+0.2亿元)x12个月=74.4亿元,很明显,还有64.4亿元的销售拉动效果。这时,笔者认为,应该与月销售比自己略微大几倍的中等瓷砖企业谈判,比如一家瓷砖企业去年月均销售1亿元,今年下跌20%至月均0.8亿元,这家企业也在去年满负荷的生产也只能带来年24亿元的总货物,加上4亿元的库存货物,也就是28亿元总货物在未来一年可以供应给大爆品企业销售,很明显,这种同等规模的企业可以合并两家,而且翻倍超负荷生产加上库存都会全部销售一空。 这时就是一家瓷砖小企业如何合并两家瓷砖中等企业呢? 笔者认为,这种蛇吞像应该创新,传统的蛇吞象就是小企业到银行贷款,以收购中大企业的股权做抵押,结果小企业获得大量债务,但是中大企业大股东失去了企业。而笔者建议小瓷砖企业通过营销大爆品前后的日销售对比、月销售对比数据,成为与两家中等企业谈判的主要依据,因为传统并购看重的净资产、品牌价值、流动性等评估资产都会在接下来的下一年因为企业销售继续下跌而缩水的。所以,这家小企业主管应该以这种资产会因素销售同比下降而缩水的分析,让两家中等瓷砖企业股东认识到日销售环比、月销售环比才是估值升值的动力,如果两家中等瓷砖企业合并到小企业,不是卖给小企业,这时小企业占有主动权,因为小企业月销售额是中等企业的很多倍,这时小企业可以在合并后企业的股份里面控股,比如占有60%的股份,这就是典型的蛇吞象、不负债、是以销售额环保为主要的合并创新方法。上一年小企业的年销售额只有一家中等瓷砖企业的三分之一,应该将合并后小企业占比应该是25%,没想到一年后是60%。 大爆品企业由于合并了一家中等瓷砖企业后,月销售数据达到6.2亿元,而上一年他们是1.33亿元,而今年营销大爆品之前是1亿元,很明显,大爆品前后环比是净增长4倍,这个数据对于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谈判合并是一个有利的方面,两家企业提供两个月的销售额12.4亿元,不仅把6亿元总库存全部销售一空,而且把两个月的翻倍生产总产量2.66亿元产品也销售一空,所以,小企业就要利用这种有利的销售大爆品前后环比数据与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进行谈判合并,假如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合并后,第一个月就把库存销售一空,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的翻倍生产货物在第二个全部销售一空。所以,小瓷砖企业现在要依靠这种营销大爆品来吸引两家中等瓷砖企业合并,由于小企业合并第一家中等瓷砖企业后,月销售环比净增长4倍,到6.2亿元,而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月销售只有0.8亿元,而且同比下降20%,0.8亿元占7亿元(0.8亿元+6.2亿元)=11.4%,但是小企业肯定要以品牌溢价为谈判的第一个有利依据,第二个就是挂上小企业的品牌后,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的销售就会出现销售一空,即使是翻倍生产也是如此,作为合并后的大企业年销售总额达到70多亿元,已经是行业龙头第一位了,已经是不怕被淘汰了,相反是开始淘汰别的中小企业的机会来了,所以,这些都是小企业谈判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合并的动力。 当第二家中等瓷砖企业合并后,三家企业年生产超负荷总产量是8亿元+24亿元+24亿元=56亿元,而营销大爆品拉动年销售总额是74.4亿元,还有18.4亿元的缺口,这意味着还可以合并一家去年9亿元销售额的瓷砖企业,合并后满负荷翻倍生产还能销售一空。这就是小瓷砖企业第一年应该完成合并3家比自己大的瓷砖企业达到年销售74亿元左右的规模。 第二年应该考虑推出大量新产品,一部分产品是抢瓷砖市场,另一部分产品是抢瓷砖以外行业的市场,另外继续谈判合并瓷砖企业,做到三箭齐发。由于大爆品的威力,在抢别的市场方面是势如破竹,因为市场影响力已经是轰动全国了,加上又进行三次蛇吞象,所以,第二年这三个方面都是势如破竹,第二年老产品再度扩大5倍销售额就是近400亿元年销售额,合并带来200亿元年销售规模,另外提供创新瓷砖产品抢来100亿元年销售额,抢瓷砖行业以外市场100亿元,如此就是800亿元左右的年销售额规模。 第三年大爆品企业应该通过格兰仕微波炉的定价方式,大量合并同行达到600亿元,自己的产品再度扩大一倍到1600亿元,抢瓷砖行业一位市场从上一年的100亿元上升到下一年的300亿元,而瓷砖新产品从上一年的100亿元上升到下一年的300亿元。如此第三年就是600亿元+1600亿元+300亿元+300亿元=2800亿元,这是小瓷砖企业2017年2.6亿元年销售额的1000倍以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瓷砖小企业虽然在品牌知名度、粉丝数量、网点数量渠道数量、消费者口碑等方面不如瓷砖大企业,但是只要采取营销大爆品方法为突破口,借助销售额大爆品前后环保数据为谈判主要依据,借助合并而非收购对方的新蛇吞象方法,借助一举成为行业最大企业和后面两年的发展战略部署,就可以大量合并同行,当然还需要在产品大量创新方面在抢行业之外别的行业方面共同发力,如此,小瓷砖企业通过3年就能做到年销售额比现在增长1000倍。供国内小瓷砖企业参考。中大瓷砖企业也可以借助这种营销大爆品方法快速非常规速度崛起。一般来讲,行业前五企业通过影响大爆品的速度在5-6倍左右,而中等企业提供营销大爆品的销售增速在10-20倍左右。 2、国内大型企业就算做到质量方面的领先,而且有的产品做到国际行业第一,但是由于在国际营销大爆品方面缺乏人才,导致产品拉着品牌上升的局面,而一个应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是品牌知名度大于企业产品,拉着产品快速销售,国内的海尔、华为、广汽传祺都是如此,可以参考我以上博客的三篇文章《广汽成《财富》论坛专用车,何时引爆全球?》《海尔急需全球营销大爆品》《华为公司如何打造全球品牌大爆品?》 华为公司如何打造全球品牌大爆品? 华为公司2016年5200亿元人民币,超900亿美元,而三星不到900亿美元,而苹果是1800多亿美元,很明显,华为目前在销售额方面已经超三星,但是品牌方面还没有超越三星,更没有超越苹果。笔者认为华为在品牌价值方面并没有重点出击,而是在研发方面大量投入,而且超过苹果,华为公司如何打造全球品牌大爆品呢? 华为公司2016年研发资金超越苹果怎么看? 笔者认为,华为是后起之秀,多准备一些研发专利是正确的,2016年销售收入5200亿元,同比增长32%;手机发货量1.39亿台,同比增29%。 英国知名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了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榜单,谷歌击败苹果,以1094.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榜首,在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中, 可以看到不少中国品牌,其中16个跻身100强。除工商银行以外,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腾讯等都榜上有名。 Brand Finance是世界知名的品牌价值及战略咨询公司,每年都会评估全球数千个知名品牌,并在年度“Brand Finance全球500强”报告中列出最具价值的品牌。据悉,上述机构在计算品牌价值时考虑了多重因素,其中包括“品牌强度”、品牌授权潜在价值、未来的销售额等等。榜单同时也考虑到了品牌未来收益的归属。在今年的评选中,Brand Finance公司是以“一家公司愿意就像未曾拥有其品牌一样为之付出”为计算值量,评选维度包括公众熟悉程度、忠诚度、推广活动、营销投资、员工满意度,以及企业声誉等等。 很明显,华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最近新机主打人工智能概念与苹果仿生物概念有一拼,不过这是产品领域的竞争第一次看到华为与苹果的势均力敌,笔者给予点赞。而且在研发领域的超越苹果,可是并没有超越三星,而且在品牌领域都没有超越三星、苹果,所以,华为的短板目前来看在品牌方面。 华为2016年全球500强品牌排名是47位,今年是40位,很明显没有进入前10名,2016年品牌价值是197.43亿美元,2017年是252.3亿美元。苹果品牌价值2016年是1459.18亿美元,2017年是1071.41亿美元。三星品牌价值2016年是586.19亿美元2017年是662.19亿美元。 很明显,三星过去一年品牌增值84亿美元,大于华为的55亿美元,华为要想赶上三星品牌价值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困难。 前几年,苹果每年用于广告方面的投入在150亿元以上,而三星也是大手笔,唯独华为在这方面没有感觉。而2014年前娃哈哈每年的广告投入达到110亿元人民币左右,稳居国内广告龙头老大。 很明显,华为公司是低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的迹象。那么,华为能否通过邀请国际明星代言而取得全球营销的成功呢?华为能否投放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欧美电视、脸谱、亚马逊等广告来获得全球知名度呢?笔者认为,这两套是全球品牌的正规营销方法,不能打造出华为品牌的全球强势,因为华为现在的手机质量刚刚赶上三星、苹果,并没有大大超越于他们,所以,这时候如果使用常规全球品牌营销方法,就是一种比较笨的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推出全球营销影响力轰动全球的效果,才能在品牌价值方面大大缩短与三星、苹果的差距。笔者认为华为需要全球营销大爆品方法才能成功。 实际上,华为一旦实行全球营销大爆品轰动全球媒体后,华为手机的销售量会从目前的30%增速上升到60%左右,这将大大尝食苹果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华为如果增加550亿美元,就是苹果损失400亿美元为代价,苹果年销售额就会有可能从目前的1800亿美元下降到1400亿美元,而华为就有可能从目前的900多亿美元上升到1450亿美元,如此,华为就有可能在销售额方面超越苹果,如此,华为品牌价值就有可能从目前的252亿美元上升到400亿美元或以上,而苹果品牌价值就有可能1071亿美元下降到700亿美元左右。 另外,华为增速里面还有15个百分点的获得是通过淘汰三星的市场份额所得,所以,三星品牌价值会因为销售额下降150亿美元而导致品牌价值缩水16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如此,华为、三星、苹果品牌价值分别就是400亿美元、500亿美元、700亿美元,但是华为品牌价值依然没有超越三星、苹果,很多网民就纳闷了,明明销售额已经超越三星、苹果,为何品牌价值不能超越他们呢?笔者认为,品牌价值的衰退比销售额有一个滞后效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华为公司现在要想快速赶上三星、苹果公司的品牌价值,急需推出的不是常规的全球明星代言、各大媒体广告投放,而是超越常规的全球营销大爆品引发全球轰动,这才是华为全球品牌价值四两拨千斤的做法。 广汽成《财富》论坛专用车,何时引爆全球? 10月25日,广汽传祺-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官方唯一指定用车交车仪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广汽在国际大型活动上频频露面,可是就是没有成为世界名牌,笔者认为,这与广汽缺乏全球营销大爆品人才有关,高质量的产品,需要全球营销高端人才,才能匹配,否则变成低头拉车,千斤拨四两,广汽何时引爆全球呢? 1、 国际品质,广汽传祺获《财富》全球论坛大力认可 《财富》全球论坛被誉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是全球精英论道国际商业与未来经济走向的高端盛会。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定于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市举办,这也是《财富》全球论坛首度落户广州。今年3月起,广汽集团相继与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深度参与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以及全球系列推介会,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 作为引领中国品牌高端突破和国际化的典范,经过《财富》全球论坛的多方比对和现场考察,广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广汽传祺深孚众望,被遴选为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官方唯一指定用车。经过多方商定,广汽传祺提供380辆GA8、GS8等型号汽车,为本次论坛提供接待用车服务。这不仅彰显了广汽传祺创新精神与中国智造的自信,也将向全球展示广汽传祺的高端产品与品牌魅力,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中国智造走向世界舞台。 笔者认为,虽然财富论坛是全球级别的活动,但是广汽并不是全球获得主角,而是配角,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广汽合适成为全球大事件的主角时,才是引爆全球的大营销。 2、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张青松在致辞中表示,广汽集团作为广州汽车工业以及广州IAB产业发展战略的创新龙头企业,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保持着持续的高速增长态势,连续5年入围世界500强,今年位居第238名。其中,自主品牌广汽传祺以稳定的高端品质表现深受市场认可,成为带动集团增量的主力军,广汽传祺利润贡献度居集团各投资企业之首,备受海内外业界与媒体的广泛赞誉。 本次服务《财富》全球论坛的传祺GS8、GA8等车型均是广汽传祺品牌高端化的战略车型。传祺GA8是广汽历时5年打造的扛鼎力作,定位“新时代创行者豪华座驾”,相继在全国两会、G20峰会、达沃斯论坛、东盟博览会和金砖国家峰会等高端盛会频频亮相,获得各国政要、嘉宾的一致好评。“旗舰级豪华大7座SUV”GS8肩负着广汽传祺品牌向上和高端突破的重任,自上市以来持续供不应求,成功突破中国品牌20万元价格天花板,树立了中国品牌向上新的里程碑。 很明显,广汽传祺之前就已经在全国两会、G20峰会、达沃斯论坛、东盟博览会、金砖国家峰会等高端盛会频频亮相,获得各国政要、嘉宾一致好评,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成为世界名牌呢?正如笔者上文所言,这些事件中,广汽都是配角而非主角,何时广汽能够制造全球事件的主角呢?如果有这样的轰动全球的大事件出现,才是广汽借此迈上全球汽车名牌的标志性转折点。问题是,广汽有没有这样全球营销大爆品的人才呢? 3、创新驱动,打造中国汽车产业“高端智造”名片 今年1-9月广汽传祺逆势上扬,累计销售37.6万辆,同比增长46.8%。在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 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广汽传祺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品牌榜首。其中,传祺GS4再次位列紧凑型SUV细分市场中国品牌榜首,跃升至行业第三,创领行业品质典范。目前,广汽传祺正紧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产业方向,持续加强在前沿技术的开发和投入,树立中国汽车“智能制造”新标杆。 好的质量的智能汽车,没有全球顶尖的营销大爆品配合,如此就是糟蹋汽车的创新了。专利并不代表创新,专利变成产品获得国际口碑,算匹配创新,这是产品拉着品牌走,只有获得全球轰动的大事件,才是最大的创新,才是高于产品引领产品的品牌创新,才是品牌拉着产品走。所以,广汽领导要注意了,你们是产品质量好提升世界品牌,而非世界大品牌来拉动高质量产品的销售。世界品牌与世界大品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4、布局全球,广汽传祺矢志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 目前,广汽传祺已完成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五大板块14个国家的落子布局,初步构建起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在海外市场取得阶段性突破。其中,中东地区是传祺海外核心聚焦市场之一,开设了科威特样板市场。传祺在中东市场经受了热带沙漠气候高温酷暑、沙尘暴和极低湿度的考验,获得了极佳的口碑,成为当地消费者口中的“Best Chinese Car Brand”。2016年,广汽传祺成功在尼日利亚建立了SKD工厂,成为首个在当地完成散件装配工作的中国品牌。广汽传祺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重点市场的培育和关注,并将有计划导入GA8、GS8等高端车型,持续助推传祺品牌向上,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与此同时,广汽集团已在北美设立研发中心,计划不晚于2019年进入北美市场。 从以上的广汽标语来看“布局全球,广汽传祺矢志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笔者认为,不应该是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应该是打造中国汽车的世界名牌,世界级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而中国汽车的世界名牌=世界名牌,世界品牌仅仅是说海外的销售额大于国内,而世界名牌是指全球影响力、全球美誉度、全球消费者心里对广汽的形象,一个是卖产品,一个是卖世界名牌,所以,广汽在全球大营销、世界名牌的塑造方面的确缺乏人才,目前的广汽需要的不是常规的全球营销人才,比如在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欧美主流电视投放广告,比如邀请碧昂斯等美国球星代言、路演,这些只能是称为中等级别的营销广告,并不能拉动广汽传祺,只有高于广汽传祺的轰动全球的大事件主角是广汽传祺,这才是广汽传祺依靠全球顶级营销大爆品产品世界级大名牌来拉动广汽传祺的全球热销。 广汽传祺虽然成为《财富》广州论坛官方唯一指定专用车,但是这并不是主角,传祺何时成为轰动全球事件的主角,才是引爆全球的营销大爆品,广汽营销何时引爆全球呢? 海尔急需全球营销大爆品 任何产品做到比较高端的时候,这时候就是考验企业在营销方面的人才的时候了,纵观海尔国际化这些年来,总是中国的一面旗帜,可是总有一种给人差点火候的印象,笔者通过大量研究思考后,发现海尔关键在营销人才方面缺在短板,这与海尔自己培养人才的理念有关,一个没有经历过全球特大型企业品牌的营销研究经验的企业,是没办法超越全球前50强企业的,海尔现在急需全球营销大爆品。 海尔的管理是比较好的,主要优点如下。 1、把大型企业变成大量小微企业,激发员工的潜能,同时也把员工将来有可能面临裁员的可能提早解决掉了,这是个比较高明的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 2、海尔在技术研发方面并不是独立完成,而是采取全球研发合作,这样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提高研发专利的使用价值。专利不能叫创新,只有通过商业化运作并且成功了,才叫创新。 3、海尔对终端的重视,这是国内企业家难以完成的,而且大多数都是进超市、便利店、大卖场付进场费模式,海尔这个自建终端渠道模式,加速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这是对顾客最好的了解。 现在海尔的产品质量是全球领先的,如下。 1、海尔作为全球专业洗护第一品牌,海尔洗衣机积极践行“三位一体”的全球化战略,深入全球多个国家,备受当地用户认可。有数据显示,从2007到2017年10年间,海尔洗衣机在海外市场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升至98%,成功进入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等欧美国家的高端销售渠道。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海尔洗衣机市场份额已经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 从创新世界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到推出彻底解决百年脏桶难题的免清洗洗衣机,再到搭载直驱变频科技的水晶滚筒系列洗衣机,再到顶开式等全新品类,海尔洗衣机每一款产品都准确击中用户痛点,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以海尔直驱滚筒洗衣机为例。这款产品是针对用户抱怨的洗衣噪音大、振动严重等问题而推出,其采用的直驱变频电机由海尔与新西兰国宝级品牌Fisher&Paykel联合研发,相比传统洗衣机的皮带传送,直驱电机直接驱动内筒转动,极大降低运行噪音,实现安静平稳运行,改变了全球洗衣机产业。有数据显示,海尔直驱洗衣机已经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成功进入1000万用户家庭。 10月26日,在海尔洗衣机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德国WFK TM宣布2018年世界衣物护理大会将与海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举办。 2018年世界衣物护理生态大会将于明年5月份在山东青岛举行。世界衣物护理大会作为洗涤行业的国际性权威会议,第一次走进中国就把承办权交给了海尔,充分彰显出其作为全球专业洗护第一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不过,对于以上这种全球行业的大会,可以理解成是海尔企业洗衣机的路演,就像企业产品请明星代言之后进行路演一样。不过,前者是全球行业产品的路演,后者是企业的路演。 海尔洗衣机现场发布了“双驱”科技,并使其成为海尔产品创新领域的重要支撑。据了解,“双驱”科技是直驱技术的迭代升级,创新27项核心专利技术,实现一个电机输出两种驱动动力,一快一慢同向转动,将现有的“摔打式”洗涤方式,升级为“摔打+揉搓”的混合洗涤方式,极大提高洗涤效率,更省时节能。据了解,采用这一技术的海尔洗衣机可将洗涤时间缩短55%,比欧标A+++还要节能72%。“双驱”科技一经推出,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球首创行业最节能科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可是这种领先的产品并没有得到全球营销大爆品这种金字塔尖的配套,而是采取了类似企业路演的行业路演营销。海尔内部培养的是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人才,这种全球营销大爆品的人才是企业内部培养不出来的。 2、10月18日,国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发布了冰箱2017年前3季度市场数据,海尔冰箱市场份额累计为31.14%,同比提升3.33%。海尔冰箱“一枝独秀”式的发展势头让行业其他冰箱品牌面临巨大的“高压差”。在上半年冰箱行业整体零售负增长1.2%的情况下,海尔冰箱延续了全球NO.1的强大实力,以截止第三季度零售额年累增幅11.95%的出色表现,一举拉动行业整体扭负为正,使行业年累增幅变为0.13%。 海尔冰箱能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根本原因就是产品匹配了用户需求。以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为例,针对用户日常冷藏室果蔬食材由于呼吸作用失水、干货食材由于湿度大而返潮的问题,其搭载的精控干湿分储技术,在实现精准制冷保鲜的同时,还精分干湿区,保证湿区储存不脱水, 干货不返潮。同时,针对冷冻室食材发白发干、化冻流血水、营养流失等问题,冷冻室运用智能恒温技术,通过加装冷冻风机遮蔽装置,智能调节化霜期间的风向,防止热气在化霜期间进入冷冻室,实现恒温冷冻,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最终为用户提供如家庭食材新鲜超市般的储鲜体验。 近期海尔冰箱牛排解冻不流血水视频,通过实现恒温冷冻,遏制因温度波动大而导致冰晶体积变大刺破细胞的情况发生,让牛排解冻不流血水,营养不流失。此类视频可让用户直观感知冰箱的保鲜效果,实现良好的口碑传播,从而拉动销量的不断攀升。 面对海尔冰箱这样的创新领先产品,国内专家评论的是海尔的创新精神永远以用户为中心,有一句广告词是——海尔真诚到永远。 可是,笔者阅遍无数的媒体报道海尔文章,也大量看过海尔的人才培养,就是看不到海尔在高质量产品方面没有金字塔尖的全球营销大爆品,这是降格做法,或许海尔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实际上,海尔忽略了世界名牌的做法,笔者举一个例子,比如多年前,国内西装龙头企业雅戈尔老总说,自己的西装一万多元一套,质量并不比外资西装名牌差,可是他们卖十几万元人民币一套,甚至卖几十万元一套,这是什么道理? 这就是品牌的含金量的问题,所以,海尔在这方面是有短板的,笔者发现海尔国际化之前,走的是品牌美誉度方面的社会活动,对于品牌的如何与营销大爆品匹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从目前来看,海尔这种企业高质量领先全球产品,应该具备的是全球营销大爆品才能提升海尔品牌的价值,否则,缺失这一块,仅仅依靠全球行业产品活动这种路演,是对海尔品牌价值的压制。而要想打造全球营销大爆品,走全球明星代言路演,走全球巨头媒体广告,都不具有这种效果,因为这些是常规营销,只有不按常规全球营销出牌,才是大爆品。 3、参考吴东华简历,有助于对企业大爆品创始人的进一步了解。 中国商务部著名专家吴东华简历 吴东华,男,汉族,1970年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现在上海市静安区。他是中国商务部著名经济专家,外贸研究专家,印度经济研究专家,世界经济学家,企业综合创新创始人,全球波浪理论创新创始人,企业大爆品创始人(大爆品有产品大爆品、营销大爆品、品牌大爆品、渠道大爆品、管理大爆品),服装战略专家,前中国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前中国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国际经济研究员、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前后担任过中国设计产业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世贸联合会驻上海名誉主席、香港《台商》杂志首席经济学家兼专栏作家、《现代物流报》特约评论员、商业见地网专栏作家、经济日报官网-中经论坛特约评论员等其它社会性职务。2014年、2015年连续获得经济日报-中经论坛年度优秀经济评论员排名第一。 他2009年提出淘汰并购论的解购论(报纸报道过),2012年提出第四驾马车(报纸报道过),2014年提出企业综合创新(报纸报道过),2017年提出企业大爆品(新鲜刚出炉)。他是欧美元趋势全球预测第一人,自2009年以来持续成为全球唯一年年成功预测的经济学家。他自2016年初到2017年7月底,成功预测全球股市、期货、外汇货币成功160次。他推出了国数浪式《股票操盘手创新教学课程》(共14章)、《期货操盘手创新教学课程》(共6章)、《外汇操盘手创新教学课程》(共6章)。 经济名家的标准是在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经济论文不少于100篇、接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不少于20次采访、经济观点被报纸杂志引用的不少于20家,吴东华对应的分别是近150篇、近60次、50-100家。吴东华经济观点在海外也有影响力,在欧洲路透社、亚洲新闻社、香港《文汇报》、香港《明报》、香港《台商》杂志、美国中文电视、美国《中华商报》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国媒体被引用过。获得国家级经济论文奖8次。6630406959210430076.jpg6630095797419590377.jpg6630932525768595523.jpg6598294622610631052.jpg 6597696488285320647.jpg 6630260724163934952.jpg284571201455344452.jpg6630214544675557779.png6630333291931367273.jpg 6630779693652332596.jpg6630932525768595523.jpg6631309658261589158.jpg 吴东华给创业者的建议是,由于你是创业,不存在库存的问题,可是现在是商品过剩,就需要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企业取名方法创新、股权设置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包装创新、材料创新、属性创新、功能创新、色彩创新、图案创新、形状创新、口味创新、款式创新、价值创新、广告创新等等,很明显,创业者自己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候就需要大企业高管或国家级著名作家加盟来扶持,否则你的能力不够,而且大多数创业者管理层是素人,没有一个高大上的企业形象。可是创业者资金弱、能力差、没有显赫履历表,这时提供干股引进对口的高精尖人才,把企业做出名气,形成名牌,通过品牌授权,发展连锁厂家、连锁店,收取品牌加盟费,才是取胜之道。 吴东华给小企业的建议是,年收入在1-10亿元,有3000万元左右流动资金,可是品牌没有知名度,而且有的小企业创始人是素人,懂得是本行的生产、技术,可是管理、营销、市场研究、经济研究方面的国内顶尖人才还是稀缺,所以做不大,而且在当前原材料涨价、出口下降、行业整体略微萎缩的情况下,如瓷砖行业、洗衣机行业就是如此,实际上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因为大宗商品去年来涨价凶猛,如钢铁、煤炭、铝业、铜业、锌业。行业龙头还是出现逆势上涨,如洗衣机行业、瓷砖行业等等。所以,当前的小企业只有从引进国家级著名专家方面来弥补不足,才能扭转继续衰退的局面。要想崛起,还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大爆品、营销创新大爆品、渠道创新大爆品、管理创新大爆品同步进行,让小企业三年增加千倍左右才行快速成为几千亿元年收入的超大型企业。 吴东华给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建议是,他们有的是国内行业龙头,但是产品创新方面弱于国际行业龙头,所以,他们需要产品创新大爆品作为突破口才行,然后配合营销大爆品、渠道大爆品、管理大爆品才能成功成为世界品牌企业。国内很多行业龙头多元化发展总是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创始人自己拍脑袋决定产生的,也有挖来的同行企业高管是复制型人才,而现在是商品过剩、发展模式同质化、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渠道同质化,所以,只有颠覆行业一切方面的创新人才,才能让企业多元化发展成功。西安海星集团多元化屡屡成功就是依靠集体旗下的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的智慧才保证成功的。 吴东华给国内世界品牌企业的建议是,他们有的产品已经是国际行业第一、单品国际第一了,可是他们的品牌就不是世界名牌,因为他们缺乏全球营销大爆品的人才,而通过邀请全球明星代言进而路演,利用全球行业产品大会来推广企业产品的全球领先性,在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以及欧美电视等西方主流媒体以及世界体育赛事投放广告,都是常规的全球营销,不具有出位轰动全球的顶尖效果,而国内世界级品牌领先企业群就是需要这种出位轰动全球的出位全球出位营销大爆品才能成为世界名牌,否则总是缺口气,不到位,为什么?因为企业没有这方面的全球顶尖人才。 吴东华给省市政府GDP上涨到15%-20%的三套战略建议。地方政府赢在微观改造企业上,而非当下的招商引资这种粗放型模式上,由于摩尔定律显示科技每年增长一倍,今年的领先科技企业两年后就有可能面临淘汰了。深圳面板行业前几年全行业倒闭,日本家电行业全面倒闭,现在机器人低端过剩,就连孵化器也过剩了。 1、利用吴东华企业综合创新方法,让所有企业同时、同步进行一系列创新,一般3-5个月企业的净利润比改造前就能净增长3-5倍,不过这种方法基本上适用于制造业商品厂商,不适合建筑工程、交通企业,那么这意味着地方政府这一块的税收、GDP增速与改造之前也是增长3-5倍。 2、利用吴东华大爆品系列方法,如产品大爆品、营销大爆品、渠道大爆品、管理大爆品、品牌大爆品,直接对每个行业的小企业拿出一家进行试点,由于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涨价,导致大多数行业原材料涨价,可是行业市场并没有多大增长,变成行业前10强在增长,而大多数小企业在出现大衰退,一些中等企业处于微负增长,很明显,库存大增长,这时小企业需要的不是产品创新,也不是明星代言后投放电视广告,因为你的产品质量没有超越行业前10强企业,所以,这种广告没有意义,只有进行营销大爆品,才能成功,有可能带来改造后20-60倍的增长,如果取净增长30倍,由此就可以从年销售3亿元左右上升到93亿元年销售额,可是自己的库存不够销售,就是产量满负荷生产,也仅仅是翻倍产量,所以,这时就需要提供合并别的企业产品来挂自家品牌,别的企业由于品牌失灵,销售下降有可能是20%,这种企业有可能能够带动好几家才能凑到年销售93亿元,这时,小企业就拥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蛇吞象获得控股权,不是收购对方而是合并对方,如此小企业一下子就上升到年销售90亿元左右的规模。很多行业的第一大企业还不到90亿元,比如瓷砖行业第一大企业2017年还没有超过60亿元,所以,一举成为行业龙头只需1年,这种小企业进一步利用吴东华综合创新、产品大爆品创新、大合并,第二年可以上升到8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第三年再增加新的经营大爆品工具,能够做到3000亿元的规模,如果省市发展30个行业30家这种大型企业,只需3年就是9万亿元的年销售规模,这对地方政府的税收、GDP、就业都是一个极大的拉动作用。 3、利用吴东华第四驾马车方法来整合管辖范围内的企业,这是化解产能过剩、同质化的方法,然后再进行一系列大爆品方法改造,进行企业综合创新方法改造,因为现在商品过剩,老百姓需要的是精品商品、名牌商品,而非无名产品、劣质产品。 吴东华给国内投资机构、风投的年收入万亿元大市场项目的2个建议,大家都盯住互联网的机会,未必恰当,因为这是烧钱模式,容易死亡,比如美国家政鼻祖已经进行到E轮融资估值300亿美元,只要不上市、资金链断裂,还是会马上破产倒闭。还有很多产业项目行业规模做不大,比如现在流行的街头充电宝行业,就是如此,当大家都进入之后,一下子就饱和了,几十家现在只剩下四家巨头,而且其中一家的投资者建议创始人还是认赌服输、退出为上策,因为这个市场太小了。笔者可以给投资机构两个大项目,第一个是餐饮业15万家全国连锁项目,前三年可以做到1万亿元左右,到第五年做到3万亿元左右,到第八年做到5万亿元左右,随后海外争取做到过年的1,5倍相当于7.5万亿元,合并就是12.5万亿元,主要就是通过系列大爆品循环推动的。第二个是珠宝翡翠服鞋箱包国内2万家连锁店,3年做到2万亿元的规模,将来海外可以发展到国内的1.5倍就是3万亿元,合并就是年销售5万亿元的规模,这两个项目都比沃尔玛去年3.45万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规模大,都是世界第一大企业No.1项目。 吴东华联系方式,电子邮箱:wudonghua020@163.com 手机:13564344931 微信:wdh13564344931 吴东华 博客中国网博客网址http://wudonghua020-13564344931.blogchina.com/
回复时间 2017-11-01 09:07
答复 您好!您的来信收悉。感谢您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我委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满意度评价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